1 2
您所在位置:主页 > > > 行业动态
评论 | 守住了用户信息,弹窗广告就没法霸道
 
       多种多样的弹窗广告广泛存在于电脑网页、手机浏览器和各类App之中,近期记者发现,不仅弹窗还“霸屏”——想看的网页被遮挡、想买的商品被隐藏,甚至还有低俗色情的内容。而弹窗广告早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广告主只要提出需求,广告公司或者互联网平台便可提供服务,而且还可以根据上网人群和用户的浏览习惯精准发布信息流。

       弹窗广告已经成为网民频频投诉的最扰民问题之一。从最开始的强制观看无法关停的粗暴霸屏,到现在随着技术革新又出现多样化的“新变体”,弹窗广告花样在翻新、商业效果在提升,但不招网民待见的特性却越来越强。原因就在于它虽然立足于技术,却并未改变强制占用界面、影响上网效率的负面效应。

       由于网民呼声甚高,近年来针对弹窗广告的法律法规频频出台。2015年9月起施行的新修订广告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2016年7月《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再次重申了弹窗广告的规范问题。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加上监管治理力度的加大,切实起到了显著作用,曾经强制浏览难关闭的“霸道”行为已经鲜少出现。

       但短短几年,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弹窗广告乘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春风,又找到了新路子,弹出的频率和广告画面篇幅反而逆势上扬。相比“一刀切”推送,现在的弹窗广告结合了用户行为分析、上网痕迹整合,实现了精准推送,甚至能隐藏自身广告行为,弱化强制推送和广告本质,与网络界面融为一体,用户难以辨别又难以拒绝。还有的弹窗广告与Wi-Fi绑定,路人只要连接共享Wi-Fi就会收到。

       新型弹窗广告往往通过精准投放实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更加激发广告公司、互联网平台利用用户信息的动力。这也更凸显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危险性,宣称通过用户使用痕迹提供更好服务的商家,是否将推送广告算进服务呢?用户下载相关软件,一键同意隐私政策后,再无抵抗之力。用户的一键同意交付所有,互联网的一键关闭却可以卷土重来,用户的弱势地位可见一斑。

       广告是互联网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这是商业事实,大数据与广告的结合也并非天然邪恶。但目前表现出的弹窗广告形式,用户体验不尽如人意。且牛皮癣式的弹窗广告若从利用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中轻易谋取暴利,会催生产业链越发达,带给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也会越大。

       因此,目前对弹窗广告的规范和监管,必须首先聚焦在它与用户信息的捆绑,如有违规收集、出卖、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应坚决查处,不止于通报批评或行政处罚,还要依法予以司法打击。而从长远看,对互联网平台使用用户信息的方式、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立法规范,守住用户信息安全这道门,弹窗广告的霸道行径自然就会随之收敛。
 
(来源:检察日报)
广东新兴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326号之一广东亚洲国际大酒店1910室(广东电视台对面)
联系电话:(020)83713466 传真号码:(020)83922603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8118910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