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您所在位置:主页 > > > 专家观点
为数字时代的儿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来源:WTO经济导刊
         网络游戏玩家日益低龄化的趋势,让不少人深感担忧,其中就包括一群科研工作者。“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7位院士联名倡议在每年儿童节当天营造“无网游日”,希望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健康的活动,而不是沉浸在网络游戏世界中。倡议提出了建立网游实名制、分级制、限制网游广告、家长多陪伴孩子等建议,引发舆论关注。 据悉,院士们联名呼吁营造“无网游日”源自一名贫困地区的学生写给前去帮扶的志愿者的一张小纸条——“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这张小纸条上的诉求,虽然道出了孩子心中真正的渴望,但同时也是眼下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真实写照。

        的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中充斥着暴力、色情以及歪曲历史、误导价值观等内容。对于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来说,非常容易出现沉迷网络、认知混乱、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对数字世界的访问在让儿童受益并拥抱巨大机遇的同时,也让他们置身于其它的大量风险与伤害之中,例如遭受性剥削、性侵、网络欺凌以及个人信息被滥用等。虽然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在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消除这些网络风险,但屡见报端的“儿童邪典片”“儿童信息泄露”等问题时刻提醒,我们的努力还不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中三分之一是儿童,但在保护儿童免受数字世界潜在危害、守护儿童上网活动所产生的数字踪迹,并为其提供更多访问安全且优质在线内容方面,相关的工作仍远远不够。该报告明确指出,保护数字世界中的儿童免受伤害是每个人的责任,其中政府、家庭、学校和其他有关机构更是责无旁贷。报告同时强调,私营部门(尤其是技术和电信行业)在决定数字技术对儿童的影响方面肩负着重大且独特的责任,但这一责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私营部门的力量和影响力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以制定和实施行业性的数据与隐私伦理标准,并推广令上网儿童受益和受到保护的更多实践。

        为保护数字时代的儿童免受伤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各国政府、社会团体、联合国机构、其他国际儿童组织以及最重要的一方——私营部门迅速行动、通力合作,通过以下五方面的举措,将儿童置于数字政策的核心位置。(以下措施内容来源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 协调全球、区域和各国的应对措施。必须深化决策者、执法者和技术界之间的合作,让技术设计遵守安全原则,并共同努力寻找与数字技术发展相同步的解决方案,让那些试图利用最新技术实施并掩盖拐卖儿童、网络性侵儿童的行径无法得逞。 目前,包括欧美日英和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地区都已经专门出台了针对儿童的网络保护法律,但在政策落地过程却仍面临很大挑战。首先,我们需要基层司法机关和相关政府部门深入贯彻和掌握法律法规并积极落实,其次也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从事儿童保护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让政策法律真正发挥功效。

        2. 保护儿童隐私。私营部门和各国政府应做出更大承诺,保护且不滥用儿童的数据,包括对相关加密数据的保护;在网上采集和使用涉及儿童的数据时应全面执行相关国际标准;教授儿童怎样保护个人隐私不受威胁。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个人信息即隐私保护应当有所区分,并且也要求政府、企业在立法和实践中对涉及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的管理、经营活动中尤其重视并提供积极指引。

        3. 通过提供更公平的互联网接入并积极传授数字素养,为数字时代的儿童赋权。通过以下举措,确保儿童充分了解网络并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保障他们的上网安全:加强政府与技术专家之间的合作,开发适用于中小学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和课程;增强网络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传授数字技能的能力;增加对教师进行数字技术培训的投资;教授儿童识别并保护自身免受网络风险和错误信息的伤害;让“数字公民”理念成为数字素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4. 充分发挥私营部门的独特作用。亟需建立并推广行业性的数据及隐私伦理标准,以保护和造福上网儿童;积极开发和营销符合伦理标准的产品,以减少儿童面临的风险。

国家要立法,政府要监管,社会要参与,私营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也要在推动商业发展的同时,担负起道德和法律上的双重责任,一方面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5. 加大投资,获取有关儿童的互联网接入、网络机遇与风险等方面的更高质量证据。我们需要获取有关儿童网络接入及其上网活动的更高质量证据,以便:利用这些证据制定反映儿童独特需求与权利的监管框架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协调与知识共享,应对数字世界的挑战;深化与有关儿童组织的合作;与决策者和立法者进行更系统的合作。

        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法阻止儿童成为“网络原住民”,同时也大可不必谈“网”色变,将网络视为儿童健康成长的绝对“敌人”。相信通过政府、儿童组织、私营企业、家长、社会的各尽其责与共同参与,保护儿童权利,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对未成年人人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非遥不可及。而对于私营部门(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来讲,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既有利于应对将来可能更加严格的立法,也能够在市场上提升竞争力,提高美誉度。
 
编辑:胡文娟
广东新兴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326号之一广东亚洲国际大酒店1910室(广东电视台对面)
联系电话:(020)83713466 传真号码:(020)83922603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8118910号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04号